麦家支持 Temu Temu:美国人对拼多多出海跨境电商的态度

Temu:美国人对拼多多出海跨境电商的态度

文章转载自:品牌工厂BrandsFactory

9月1日,拼多多出海跨境电商Temu在美国低调上线。早期,Temu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,在上线40天后,在美国App Store免费购物应用下载量榜单前10名中没有出现。然而,10月18日,Temu短暂地登上了榜首,随后又逐渐退居亚马逊、SHEIN、沃尔玛和耐克之下。

关于Temu在美国的前景,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议。复制拼多多在国内的低价策略,能否撼动美国电商霸主亚马逊的地位,一度给出了较为消极的答案。

然而,11月份事态出现了转折,Temu已经连续霸榜美国App Store购物类下载排行榜一周以上。而上一个终结了亚马逊登顶榜单的,正是被称为跨境电商黑马的SHEIN。

那么,美国人到底如何看待Temu?

制图:品牌工厂 数据来源:七麦数据

“美国人永远不会对便宜货说不”

据媒体报道,上线两个月,Temu的GMV已经突破了9000万美元,年底前GMV目标是3-5亿美元,未来一年的目标是30亿美元,5年内到达300亿美元。而快时尚界的宠儿SHEIN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用了10年。

席卷了全球快时尚市场的SHEIN,预计2022年,GMV可达300亿美元。

Temu的第一步目标看似有些遥远。但随着欧美销售旺季,尤其是黑色星期五的到来,Temu以超低价策略迅速吸引了消费者。

实际上,Temu上的黑色星期五早就已经开始了。就像美国媒体所报道的,“Everyday’s Black Friday”,Temu上每天都是黑色星期五,全场商品最高可享3折优惠。补贴后的结果是,一台空气炸锅2.99美元、10双袜子1.87美元,一双女款运动鞋1.85美元。

Temu的超低价策略引发了消费者对降级消费的讨论。

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,2021年人均收入达3.8万美元,美国人也会对价格敏感吗?美国的零售媒体2PM评论道,“美国人永远不会对便宜货说不,如果有的话,那肯定是资本主义的诅咒。”

从Lululemon到优衣库(以紧身裤为例,前者的价格是后者的2倍),从Natori到Target(以内衣为例,前者的价格是后者的10倍),美国消费者表示,自己正在寻找更便宜的替代品。根据美国多家公司的信用卡数据,近几个月,美国人在奢侈品上的支出放缓,这意味着有钱人也在收紧口袋。

消费降级风暴正在席卷美国,而Temu恰好满足了美国人对超低价格的极致想象。

在Temu热卖的一款价格8.42美元、销量1900的联想蓝牙耳机评论中,品牌工厂发现,大部分消费者都对价格表示满意。其中一条热评表示,这款蓝牙耳机可以很好地替代Aftershokz。

Aftershokz是一家骨传导耳机品牌,在亚马逊的耳机售价为129.9美元。而在亚马逊上,同类骨传导蓝牙耳机的最低价格为18.59美元,销量为230。

这可能意味着,美国消费降级使Temu正在蚕食亚马逊的低价位产品市场。

难以“收买”美国顾客

以超低价策略进入美国电商市场,Temu虽然掀起了水花,但美国舆论并不认为Temu会对亚马逊造成任何威胁。

Wired评论道,Temu的快速增长是通过补贴早期客户获得口碑的结果。然而,要获得美国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,是Temu要面对的最大难题之一。

其他媒体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,一位从事跨境业务的行业人士表示,海外消费者更习惯在亚马逊上购物,即使有了Temu,他们还是会去亚马逊购买已经熟悉的产品和品牌。因此,Temu可能会蚕食亚马逊在部分领域的市场份额,但不太可能危及亚马逊在美国市场的主导地位。

然而,Temu也非常重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,为了培养美国用户的购物习惯,Temu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营销。据悉,Temu前三个月将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进行营销,主要集中在流量和内容投放上。

自上线以来,Temu在吸引新用户方面采取了多种策略,如新人购、注册七折券、新用户包邮、全站无门槛折扣等。同时,Temu也没有放弃国内拼多多的拉人砍价策略。基于美国法律优化为“Referral Bonus”(推荐奖金),即老用户通过邀请新用户注册可获得奖励,人头数越多,奖励越丰厚。

目前来看,Temu的拉新人赚钱战略在社交平台上非常有效。在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搜索Temu,可以看到很多用户的拉人贴,不少用户表示已经获得了20美元的现金奖励。

与此同时,Temu在内容投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。在Youtube上,Temu词条下的视频热度很高,几天内播放量可达数千次。在播放量最高的视频评论中,很多用户表示通过博主的推荐成为了Temu的新用户,并获得了很好的购物体验。

然而,用户信任是Temu在美国面临的另一个大挑战。

多家美国媒体都对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表示担忧。

不少用户表示,在Temu购物需要承担商品质量差和偏离预期的风险。但Temu的超低价策略在质量问题面前出现了新的化学反应。Twitter上的一位用户表示,我在Temu上买了10件产品,扔掉了9件,但即使这样,价格依然比亚马逊便宜很多。

产品质量是电商平台能否长久生存的基石,Temu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为了保证产品质量,Temu不断调整规则。根据11月2日最新版的退换货规则,消费者在90天内可以无理由免费退货,且退货程序非常简单。

此外,美国舆论指出,Temu在快递速度方面无法与亚马逊竞争。根据10月份的一篇报道,中国商家发货后,包裹需要两周时间才能送达。现在,Temu上80%的订单可以在10天内送达。为了进一步优化快递时效,Temu推出了订单满99美元即可享受免费快递加急服务。对于99美元以下的订单,消费者可以额外支付12.9美元购买加急服务,这样可以在一个星期内收到商品。

然而,品牌工厂了解到,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选择12.9美元的快递加急服务。此外,Temu还承诺,如果消费者没有在约定时间内收到商品,可以获得5美元的积分赔偿。

11月10日,为了进一步优化快递时效,Temu向商家推出了JIT预售模式。JIT即准时生产方式,卖家只需要根据实际销售订单,在24小时内完成发货。然而,商家只能选择“顺丰加急”作为快递方式,并且运费由商家承担。对于未能按时送达的商品,Temu会对商家进行罚款。

无法掀起波澜

即便如此,美国媒体认为Temu不太可能在美国电商市场掀起波澜。

“中国电商平台在美国的成果寥寥”,wired评论道。速卖通是2010年上线的电商平台,在西班牙和俄罗斯已经成为排名第一的电商网站,但在美国的表现不佳。根据Insider intelligence的数据,2021年,美国成交额前十的电商公司中没有速卖通。

品牌工厂的一位朋友解释了其中的原因。在To C平台上,像速卖通这样的平台,绝大部分卖家都需要从中国跨境发货,这会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和留存率。因此,速卖通的复购率很低,广告推广成本却很高,很难在当地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。

从美国的经验来看,电商平台更应该以当地卖家为主。这样,平台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,避免时差,更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。当地卖家(或者拥有海外仓的跨境卖家)的快递送达时间更快,消费体验更好。

美国的电商市场规模巨大,据eMarketer预测,今年美国电商销售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。尽管美国本土电商霸主亚马逊已经垄断了约60%的市场份额,但剩余的利润空间依然诱人。

TikTok也在进军电商市场。相比于速卖通,字节跳动的电商之路似乎更加坎坷。2021年,字节跳动在美国推出了TikTok Shopping中的TikTok Storefront模式。有了这一功能,通过Shopify等建站平台开设独立站的商家可以将商品快速导入到TikTok Storefront。消费者可以在不离开TikTok的情况下浏览商品并在线购物。

在早期摸索后,字节同年推出了被称为“欧版拼多多”的Fanno。Fanno一直没有进军美国市场,数据表现不佳,最新消息是已经关停。

中国电商平台在美国一直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,直到SHEIN的出现。据报道,2020年,SHEIN成为美国青少年第二喜爱的电商品牌,仅次于亚马逊。那么,Temu有可能成为下一个SHEIN吗?

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表示,与SHEIN相比,Temu更像速卖通。

与速卖通相比,SHEIN在营销和带货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。虽然Temu在营销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,但两者存在本质区别。Temu的数据是通过广告驱动的,依靠超低价格吸引眼球。

而SHEIN不仅拥有价格优势,还引领了时尚潮流,席卷了Z时代的穿搭风格。这正是速卖通和Temu无法做到的。两者的理念不同,打造出来的品牌形象也不同。消费者去SHEIN购物,首先是为了了解最新的时尚潮流,并以超低价格购买;而速卖通们打造出来的品牌形象是,消费者想要便宜的东西。

Temu也正在借鉴SHEIN的路径。SHEIN多年来探索出的可行路径、商业模式,以及培育的供应链体系,Temu都在积极模仿。有消息称,Temu正在争夺SHEIN的供应链,并积极挖掘人才。

无论在美国最终取得什么样的结果,Temu已经打开了一个新时代。正如美媒所说,美国DTC模式的力量已经开始缓慢瓦解。Temu连接了消费者和制造商,打造了一个CTF时代(Customer-to-Manufacturer),以极低的价格提供商品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麦家支持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ellersupport.cn/1698

作者: admin

Temu进军东南亚市场,首个站点落地菲律宾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8502820360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service@maijiazhichi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8:00,节假日休息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